怎么可以錯過(茶歌唐盧仝)盧 茶詩,茶仙盧仝也“代言”毛家唯一的百歲老人,長相神似毛主席,晚年享副部級待遇為人低調(diào),西瓜文化賺錢游戲,
目錄:
1.盧仝茶歌全文
2.盧工茶歌
3.盧 茶詩
4.盧仝《茶譜》
5.唐代茶仙盧仝
6.唐朝的盧仝茶歌主要內(nèi)容
7.盧仝茶歌主要內(nèi)容
8.盧仝的飲茶歌
9.盧仝飲茶歌全文
10.茶盧什么意思
1.盧仝茶歌全文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楊多杰霜降之后,北京的天氣逐漸轉涼早出晚歸的人們,體內(nèi)難免積攢了一些寒氣這時候,一杯溫和甜美的紅茶,就成為了秋日里的標配在六大茶類中,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口感醇和甜潤,體感上也絕不刺激腸胃,驅散體內(nèi)寒氣確有妙用。
2.盧工茶歌
而且紅茶種類眾多,幾乎能產(chǎn)綠茶的產(chǎn)區(qū)都能出產(chǎn)紅茶,像云南的滇紅、廣東的英紅、福建的閩紅、湖北的宜紅、浙江的越紅,都是中國紅茶的上品當然,要論起在國際市場上的地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位,還得數(shù)安徽生產(chǎn)的祁紅最為出名
3.盧 茶詩
安徽鄉(xiāng)村自晚清至今,祁門紅茶暢銷世界將近一百五十年祁紅更是與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錫蘭紅茶一起,并稱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以我個人的經(jīng)驗,幾次到西方朋友家做客,拿一份祁門紅茶當伴手禮,主人都高興得不得了后來我也送過他們一些綠茶或烏龍,人家當然也是表示感謝,但那高興的勁頭兒遠不能和收到祁紅時相比。
4.盧仝《茶譜》
由此我就體會到,祁門紅茶在西方人心中有別樣的地位既然是外銷名品,那舊時經(jīng)營祁紅的商家,一定得給自己來個洋范兒十足的商標吧?還真沒有趕著這金秋時節(jié),就聊聊我遇到的一件祁門紅茶古怪商標大致是2010年前后,筆者在上海老文廟市場里,收到一張民國時期上海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汪裕泰茶號出品的祁門紅茶包裝紙,長400mm,寬240mm,綠底白字十分醒目,上面明確標出了注冊商標——盧仝牌。
5.唐代茶仙盧仝
眾所周知,盧仝是中國唐代的著名詩人,他寫作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更是膾炙人口的茶詩,千百年來為愛茶人廣為傳誦: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這些詩中的金句,時至今日還常常出現(xiàn)在各類茶葉包裝之上。
6.唐朝的盧仝茶歌主要內(nèi)容
盧仝也因這一首茶詩,被后世尊稱為“茶仙”,與“茶圣”陸羽并肩于中國茶史汪裕泰的祁門紅茶,為何要以盧仝為“代言人”呢?有什么別的緣故嗎?
7.盧仝茶歌主要內(nèi)容
民國時期盧仝牌祁門紅茶包裝紙(作者自藏)上海汪裕泰茶莊,由安徽績溪上莊余村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的汪立政所創(chuàng)設,到了民國年間,已發(fā)展成為上海灘第一大茶莊1928年,買賣傳到了汪振寰手中這位少東家曾到日本留學,眼界心胸更為開闊。
8.盧仝的飲茶歌
接手后不久,汪振寰發(fā)現(xiàn)店里紅茶的銷售額一直做不上去,這事兒讓他心里挺別扭原來在中國的各大茶類中,紅茶出現(xiàn)較晚,且在內(nèi)銷市場一直表現(xiàn)平平舊時北京城的茶莊雖也都在招幌上寫出“紅綠花茶 一應俱全”的字樣,但是充其量只是句客氣話而已,您可千萬別當真。
9.盧仝飲茶歌全文
綠茶與香片才是內(nèi)銷市場的主力,至于紅茶銷量其實很低汪振寰想起了自己在海外求學時,遇到的西方人都很喜歡紅茶于是他盤算,既然紅茶在國內(nèi)市場推不動,那可以去海外市場走一波上海作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茶葉外貿(mào)上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10.茶盧什么意思
上海紅茶出口,在1864年至1887年的這23年里,一直居于各類茶的首位據(jù)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編寫的《上海茶葉對外貿(mào)易》中記載,1864年上海出口茶葉29.415噸,其中紅茶為19.224噸,占茶葉出口總量65.4%。
主銷英國,占97.2%,其他依次為香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1872年,上海茶葉出口已增到41.034噸,其中紅茶25.696噸,占62.6%主銷英國,占紅茶出口量的94.6%,其余依次為美國、俄國、香港、印度、日本、埃及、法國和南美等國家和地區(qū)。
那時候甭說中國人不喜歡喝紅茶,就是愛喝也沒得喝可當汪振寰準備下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場賣紅茶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紅茶生意沒那么好做了因為中國紅茶出現(xiàn)了兩個強勁的對手——印度和錫蘭早在1839年,也就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印度和錫蘭就開始了紅茶的海外征途。
最初這些國家與中國的實力相差懸殊,但是不久之后,局面發(fā)生了變化印、錫紅茶在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力扶植下,講究科學栽培、機械制茶,提高品質(zhì),并可免稅自由出口,發(fā)展極其迅速當時的上海茶葉出口,清政府不僅不加扶植,反而征收各種名目賦稅,其總和相加占生產(chǎn)成本的36%至50%,生產(chǎn)之外的成本陡然上升,極大阻礙了中國茶葉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中國紅茶,終被反超到了汪裕泰想做紅茶生意的民國年間,中國紅茶已基本被排擠出歐美市場了但經(jīng)過觀察之后,汪振寰發(fā)現(xiàn)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中國紅茶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印度與錫蘭主要產(chǎn)的是紅碎,他們的紅碎茶工業(yè)化程度很高,成本低而穩(wěn)定性高,中國茶拼不過。
但中國的工夫紅茶,卻具有相當?shù)母偁幜λ^工夫紅茶,就是因加工精細頗費工夫而得名,屬中高檔紅茶外國的紅碎茶,靠價格低取勝,我們的工夫紅茶就靠質(zhì)量高贏人大宗市場丟了,但高端市場上,中國紅茶卻可以扳回一局1934年,汪裕泰開始正式經(jīng)營外銷紅茶。
當時的拳頭產(chǎn)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祁門紅茶既然是走高端產(chǎn)品線,那就不能是原材料出口,而需打造自主品牌盧仝牌祁門紅茶,由此應運而生以茶仙盧仝為商標,意在彰顯中國茶深厚的文化底蘊喝一杯中國茶,不僅享受了香甜的口感,更品嘗了文化的滋味。
這種獨一無二的文化感,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是印度與錫蘭紅茶永遠無法填補的短板當年汪裕泰的盧仝牌祁門紅茶,分為一磅裝與五磅裝兩個規(guī)格其中一磅裝是馬口鐵印花,五磅裝則是木箱外貼花紙前文提及的那張盧仝牌祁紅的包裝紙,就是五磅上所用。
民國時期盧仝牌祁門紅茶宣傳廣告(作者自藏)新中國成立后,盧仝牌祁門紅茶不復存在,但上海外銷茶葉的商標仍頗具文化感例如計劃經(jīng)濟時期上海茶葉進出口公司設計注冊的商標中,紅茶有龍牌、茶壺牌、宮殿牌等;綠茶有天壇牌、萬年青牌、茶亭牌、山水牌、聯(lián)歡牌、黃山牌等。
這些外銷茶的商標,依然抓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一杯茶湯,給人帶來身心愉悅的雙重享受品飲中國茶的外國人,何嘗不是在品味中國文化呢?可以說,這樣有濃郁國風的中國長篇睡前故事10000字茶每賣出一盒,中國文化在海外的推廣亦前進一步。
今天我們的文化復興之路上,來自祖國好山好水間的佳茗,征服了越來越多國內(nèi)外茶客的味蕾我想,中國茶的魅力,一半來自鮮美香甜的茶湯,另一半則是來自背后獨特的文化底蘊照此說來,雖然時間過去了近百年,但像盧仝牌祁門紅茶那樣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產(chǎn)品的做法,也還值得如今的茶行業(yè)學習與借鑒吧?。